1、防护对象现场勘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 制订设计方案,必须对保护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和测量,这样才能获取相应的技术参数,完成设计的前期质量保证。公司严禁无第一手现场勘察资料的设计,凡违反此规定者,将追究其当事人的行政、经济责任。
2、勘察的针对性和计划性 对防护对象的勘察,决不能盲目的进行,要根据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现场勘察人必须明确勘察所要达到的目的。另外,勘察必须有序地进行,对于要勘察的内容,事先要拟定周密计划,以免遗漏一些重要而又较为隐秘的勘察项目。 3、勘察时间 (1)当甲方有实施防雷工程意向,明确了防护对象的具体地理位置,公司设计负责人就应组织力量对甲方所要实施防雷工程的防护对象,进行初次现场勘察,掌握第一手资料。 (2)合同签订后,设计技术负责人,应带领具体设计人员对防护对象作一次详尽的现场勘测,条件允许时可查阅防雷对象的设计档案资料,积累全套测量数据和有关资料,以便制定完善的设计方案,优化设计。 4、勘察人员 公司具备防雷工程设计的相关设计人员。
5、现场勘察的内容和程序 a、现场勘察的内容 (1)防护对象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防护对象的使用特性。 (2)防护对象的建筑类别、形状、几何尺寸。 (3)防护对象所处位置的地质、水文、气象状况及土壤电阻率。 b、现场勘察的程序 勘察的基本程序可概括为:问、看、测、算、整五个步骤。 (1)问:到一个单位对防护对象进行勘察、首先要问清情况,要详细了解勘测对象所在单位的工作性质,防护对象的使用特性,有无雷击史,有无特殊要求及注意事项,以便确定防雷等级。 (2)看:详细观察勘察对象的周围环境、地形、地貌,判断雷电的走向。 (3)测:通过仪器和工具进行测量。确定勘察对象的长、宽、高及与周边建筑物的四置距离,了解防护对象所处位置的地质、水文状况、土壤电阻率。 (4)算:绘制勘察对象的平面、部面图及环境形势图,计算勘察对象需进行防雷设施建设的保护范围,计算安装辟雷针的高度及用材量、工程量和资金的初步估算。 (5)整:将勘察的结果和内容进行整理,作为制定设计方案的重要依据,以便设计和施工之用。 第三节 防雷工程设计内容及程序 1、根据雷电活动及入侵信道的基本规律,防雷工程的设计必须包含以下内容:防直击雷、防感应雷、防侧击雷、防雷电波侵入等。针对某一具体防护对象而言,并非以上所列内容均在设计中体现,还要视防护对象的特性,以及防护对象所在地的雷电活动规律而定。即:防雷工程设计内容可以是防直击雷部分;也可能防直击雷和防感应雷,或者是两种以上的综合防雷设计。对于高度≥30m的建(构)筑物,原则上必须考虑防侧击雷 2、防直击雷的整套装置设计主要分三部分: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接闪器的种类大致为:避雷针、带、网、线、环等。引下线的设计只有两类:一类为明装引下,一类为暗敷引下。接地装置的设计类型有下列几种: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垂直与水平复合型接地体,环状接地体。 3、防感应雷设计的主要内容为:等电位接地,即对天面各种金属物体、冷却塔、广告牌与避雷带作电器连通。或对建筑物内外安装的竖直金属管道作电器
连通。 4、防雷电波侵入设计的内容:主要是考虑对雷电信道上冲击电压和脉冲电流进行限制。一般考虑在信道上安装避雷器和过电压保护器,以及对高低压进出线、电缆金属外皮进行接地处理等措施。 5、设计程序:制定设计方案——图纸设计、绘制——图纸审核——晒图或复印——审批——交付使用。 (1)设计方案——主要依据对防护对象的勘察全套资料和用户的特殊要求,按照GB50057-94的设计规范和其它设计标准的规定,而制定出来的设计框架。表现为多人参与,集体研究成型。 (2)图纸设计、绘制——主要表现为纸上作业,由专业设计人员,按照绘图的技术方法和原则,以线条为主要形式,画出施工平面图、剖面图和结构施工图等。图纸内容包括:图纸目录、各种平面、剖面及施工用图,各种数据的标示、各种技术标准,施工要求等说明事项。 (3)图纸审核——设计草图完成后,由设计技术、质量负责人组织设计室人员,对绘制的图纸进行全面的技术质量审核,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 (4)晒图——通过审核后的图纸,由专业描图员进行描绘,形成正式图纸晒图或复印,完成由设计图向施工图转换。 (5)审批——正式图纸全部完成后,由设计技术质量负责人将全套图纸报公司负责人复审。 (6)交付使用——审批后的图纸一般应复制三套。一套供施工使用,一套由用户留存另一套由设计室存档。 第四节 防雷工程设计、审核、批准制度 1、设计人员必须按照国际IEC、ITU等标准或国家强制性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版)的要求进行总体设计。其它技术参数务必参照其它行业的特殊规定和国家颁布的其它强制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具体设计。 2、设计所用工具、纸张等按国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 3、设计人员在完成设计后,必须将设计方案,设计图纸、技术要求及设计目录等全套资料,提交设计技术负责人进行初步审核,初审完成后,由公司领导组织技术力量进行复核;复核完成后,由公司领导审批。